![]() |
![]() |
||
乌兹别克斯坦农业二十世纪初,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业很落后。在苏联七十年的时间里,经济实力得到了显著增强,农业生产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社会领域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了相当大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明显得到了提高。1990年与1913年相比,农业产值增加了十多倍。总的来说,农业在共和国的经济中仍然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乌兹别克斯坦为中亚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出口国,乌兹别克农业主要种植棉花,为原苏联最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棉花产量占前苏联的 70%,实际上整个共和国成了棉花的农工综合体。农业的专业化部门为植棉业,目前子棉年产量大约400万吨,排名世界第三位;加工后皮棉的产量近110万吨,居世界第5位;皮棉的出口值在世界上占第2位,仅次于美国。农业经济结构相对较单一,粮食还没有实现自给。 (2)灌溉农业的地位非常重要乌兹别克斯坦的气候干旱,草地、沙漠和半沙漠占四分之三的土地。灌溉农业在该国拥有悠久的传统,农业生产集中于自然和灌溉条件优越的盆地,种植业产品的 95%都是在灌溉耕地上生产的。1996年该国的水浇地面积达到650余万 ban2(包括耕地和草场)。乌兹别克斯坦无灌溉,所以其也就不存在有效益的农业。但是,水资源利用不够经济合理,造成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3)农业生产效率较低,损失严重;长期以来,乌兹别克斯坦都处于原料供应地的地位,经济较为粗放。尤其是在落后的农业地区,农田耕作大部分都靠手工劳动,生产力处于相当低下的水平。农业相关部门发展也比较滞后,机械设备老化,工艺技术水平比较低,在收割、运输和储藏的过程中损失非常严重。据估算,乌兹别克斯坦每公顷小麦能达到5 000至6 000千克,实际上许多地方不足2000千克。每年只收割过程中损失的子棉约达60万吨。 |
相关信息世界各国语言
乌兹别克斯坦简介 |
|
北京总公司:海淀区太阳园4号楼1507室 电 话:010-82115891 82115892 bjhyw@263.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