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标准
军营-针对贵方地理区域内的详情,或是军区、司令部或军营的特定对象,将对入口进行必要的扩建或改造,以达到陆军的标准。
8.1.1 军营建筑物的设计特点影响整个军营的形象。建筑物和相关建筑结构的视觉分析有助于规定视觉区和主题,并且是军营资产与负债评估的重要部分。
Elements Identify Entry Points
| 8.1.2 建筑物设计组成部分,包括相互一致、并且与其环境相协调的建筑特点和建筑布局。大体而言,一般都采用本地性的建筑风格、材料和色彩。对具有重要历史文化意义的建筑结构予以保护,也是军营特点的一部分,它将带来文明传承的感觉。
8.1.3 对建筑结构的视觉分析还包括对通达性、材料使用、入口分布、对增建和翻新的整合、广场和庭园的整合、室内设计以及建筑维护的适当性与质量等因素的考虑。
8.1.4 本节将说明,要指示并评估军营建筑物设计质量,应当采用什么样的目标参照和视觉判定条件。本节还为军营建筑物室内外的各种改善和维护工作提供标准与指导。
8.2.1 持久性。既有和将来建筑物的风格,应当体现并增强军营的持久性。耐久的设计能够减少建设和维护的成本,并能通过选择恰当的施工方式和建筑材料,达到节能的效果。关于耐久设计方面的完整论述见 附件D。
8.2.2 建筑设计目标:
8.2.2.1 采用适应场地天然条件的建筑设计(图8.X)。
8.2.2.2 以群集的布局方式来设计建筑物,以节约土地,减少建设与维护的成本。
8.2.2.3 创造调和一致的建筑风格,以使新旧建筑结构能够融为一体。不过,如果涉及到历史建筑,应当在历史结构与新型材料之间做出区分。
8.2.2.4 在设计时增加建筑物的楼层数,以减小占地面积,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军营土地资源。
8.2.2.5 在一栋建筑物中结合多种活动功能,以减少所需建筑物的数量,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军营土地资源。
8.2.2.6 设计出多用途的设施,使其内部布局能够迅速转换,以适应需求的变更。
8.2.2.7 采用本地建筑材料和施工惯例,这样可以减少生产和运输所需的能源,并且这些材料在用完后还有可能回收。
8.2.2.8 选择好窗户的位置,以使建筑物得到最大程度的采光,并有利通风,而且扩宽外部视野。
8.2.2.9 应当考虑到,一旦建筑物初始的用途已不再需要之后,可能进行的改造再用。
8.3.1 军营建筑物的特点根据建筑物的用途和修建时间而有所不同。建筑物用途与年代的变化,可能造成特点之间不相调和。
8.3.2 如果设计师忽略了相邻建筑物的尺度,或是未能成功地使用仿建技术,也可能造成建筑特点之间的乖离。
8.3.3 军营建筑特点之间的协调,会带来一种连贯、一致的“秩序感”和“地方感”。这种设计关系来自于采用互相匹配的尺度、总体厚重感、形态、色彩、纹理、材料以及门窗开设方法。这些设计技术能够用于对军营视觉评审和分析。以下将对此作进一步阐释:
8.3.3.1 尺度。尺度指的是建筑物正面相对于人体的尺寸。一般定义是,带有显著竖向正面、使得人类个体相形见拙的建筑物,具有纪念碑式的尺度。带有更倾向于水平方向的正面、更亲和于人体尺寸的建筑物,则被定义为具有人文尺度(见图8.X)。军营中大多数建筑物的尺度应当是更具有人文色彩,而不是纪念碑式的。所有的新建筑在尺度上都应当与相邻的建筑物相般配。纪念碑式的建筑设计通常用于更具有仪式感的建筑物,比如敬拜中心、综合建筑物总部大楼、酒店等。这些建筑物在入口处会利用大型、平整光洁的区域,并且采用格外大型的门窗,来创造出与建筑物用途相匹配的尺度。尺度与鲜明的轮廓将通过屋顶形状、门窗开设、建筑物连接组织以及植物造景等手段而得到展现。
8.3.3.2 体积厚重感。这指的是建筑物或建筑群落的整体体积或容量(见图8.X)。单幢建筑的尺寸、在建筑群落中的比例,应当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相协调。
8.3.3.3 形态。建筑物的形态,是由其尺寸、体积、外形和比例所决定的。采用相互类似的建筑物形态,可以为军营建筑带来连贯性效果,从而创造出更具有审美愉悦感的环境。
8.3.3.4 色彩。如果尽可能在整个军营采用一致的色彩配搭,将会带来建筑物的连贯性,并创造出一种“地方感”(见图8.X)。不过,整个军营的色彩搭配,常常要根据建筑物所在的视觉区及其视觉主题来变化。
8.3.3.5 纹理。在建筑物中采用具有类似纹理的材料,有助于创造军营的视觉连贯性。
8.3.3.6 材料。在外装饰和建筑物整饰中采用相同的材料,有助于创造视觉连贯性。
8.3.3.7 门窗开设。建筑物的门窗开设包括门户、窗户和建筑物的装饰细节这类特色。这些特色应当与为建筑物协调性和视觉连贯性而采用的布局、设计、尺寸和比例等相类似。 原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