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翻译人才招聘 |
|
|
|
合作政策文件资料翻译 |
法国对第三世界的开放表现为戴高乐将军寻求第三条道路的意愿,并使法国及其政治脱离政治集团的对抗 。这种新的定位考虑到三大重要转变,即:莫斯科与北京之间共产主义阵营的撕裂;核超级大国之间的对话,合作伙伴和对手关系共存;最后,非殖民化政权的政治突然出现。 在他xx年1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戴高乐尤其指出:“今后,合作是法国的重大愿望。” 因此,法国能够对打破两极分化作出贡献,并且有助于不结盟国家的出现。出于同样的原因,它建立了一个全球性外交政策的合作轴心,并且在其中找到它在非殖民化中丢失的辐射手段。 戴高乐和第三世界之间就像是一个理性的“婚姻” 。建立在法国对于国际生活起着一个特殊作用以及两极平衡是不稳定的思想基础上,戴高乐主义促使发展中国家加强与法国及欧洲的密切关系,以摆脱两极分化的必然性。然而,戴高乐不是支持第三世界主义者,他既不是空论派也不是国家平等的支持者。 法国的政策有两个分支:一个经济政策,尤其是在原材料方面,和一个援助与合作政策。经济方面涉及到原材料的问题,且主要运用在法阿关系方面。我们先将这点搁在一边,等到专题时再详细讲述。经济独立应与政策独立相应。戴高乐公开表示,他为第三次世界与大国们共同协商努力的愿望。他的表态利于原材料价格的国际规则,以避免行市的周期性崩溃,后者将导致生产国丧失高于其接受援助的金额的资源。该政策在于通过一个适当的市场组织稳定原材料的价格。在他与生产国的报告中,对与其传统独立线路相符的石油政策进行革新 。在世界贸易大会上,法国首创了一项方案,要求工业化国家拨出至少1%的国民收入来援助第三世界。 合作政策主要是直接或间接援助发展中国家。对于戴高乐来说,“必须摆脱贫困,并使20亿人迈向发展 ”。在他的每一次对话时,他都强调援助对发展的必要性,特别是在某些具体项目方面,因为这不只限于金融援助,还涉及促进经济合作。必须“用合作伙伴之间的经济合作的平等动力更换援助的不平等动力” 。
|
|
|
|